基層要聞
黃陵礦業:方向對了,就不怕路遠
只要路走對了,就不怕遙遠。
回望“十三五”,黃陵礦業搶抓機遇、追趕超越,把準戰略方向,抓好落地落實,破難題、探新路,呈現出更有質量、更有活力、更加健康的“新氣質”。
時間倒回到2017年,陜煤集團以“三去一降一補”為有力抓手,以改革破解企業發展中的難題,提出了“以煤為基,能材并進,技融雙驅,蛻變轉型”的發展模式。根據集團產業板塊調整的部署,黃陵煤化工公司移交陜焦公司,黃陵礦業多年形成的“四業并舉”的產業格局被打破,發展規劃亟待調整。
船到中流浪更急、人到半山路更陡。是躺在過去成績的“功勞簿”上停滯不前還是挺進改革攻堅的深水區啃下“硬骨頭”?是固步自封保持現狀還是勇做轉型升級的排頭兵?黃陵礦業未來要闖出一條什么樣的新路?黃陵礦業人又該如何書寫這份“時代答卷”?
面對這一系列的問題,黃陵礦業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,結合行業發展態勢和宏觀經濟趨勢,調整企業發展戰略,用“三做一打造”戰略思路打開發展新局面,穩中求進成為工作總基調,追趕超越成為發展關鍵詞。
——做精做優煤炭產業,做大做強電力產業,做實做活多元產業,全力打造煤電聯產綠色發展示范園區。更高布局,意味著更高要求。要有更加飽滿的熱情,更加開闊的視野,更加有力的舉措,更加堅定的信念。
——效益一流、質量一流、管理一流、創新一流、文化一流。更高目標,意味著更高擔當。要做行業轉型升級的排頭兵,成為陜煤集團、陜西省國有企業乃至全國煤炭行業一張靚麗的名片。
“先進理念引領前進方向,是企業的戰略選擇。新的目標激勵我們承前啟后、繼往開來;新的征程需要我們開拓進取、拼搏奮進。”公司黨委書記、董事長雷貴生的話語簡單質樸卻擲地有聲。
五年來,黃陵礦業大力推進智能礦井建設,實施機械化換人、自動化減人,煤炭生產實現從機械化、自動化到智能化的跨越發展,全員工效由14.73噸/工提升到19.43噸/工,四對礦井全部實現智能化無人采煤,黃陵礦業成為全國首家薄中厚煤層智能化采煤全覆蓋的礦區,實現了產量穩、用人少、效率高、成本低、利潤好。煤炭產業“兩千萬噸、全智能化”的目標基本實現。
五年來,黃陵礦業著力構建低能耗、低污染、低排放、高效率、高效益的智慧型電力產業,成立燃煤發電公司,2×660MW電廠全面開工建設,2×1000MW電廠項目取得陜煤集團開展前期工作的批復,現役機組升級改造基本完成實現扭虧為盈。電力產業與煤炭產業相互支撐、產值平分秋色的互補格局已具規模。
五年來,黃陵礦業聚焦產業協同發展,加快體制改革步伐,解除小煤礦托管業務,重組鑫橋公司、生態農業、粉煤灰磚廠,扎住了止血點,消滅了虧損源,實現企業瘦身健體,建筑安裝業走出去戰略邁出實質性步伐,多元產業形成了主輔互補、內外聯動、協同發展的新格局。
一次次改革,一次次創新,一次次奮起,一次次磨練……實踐證明,不管前方的路有多么崎嶇不平,只要走的方向正確,都比站在原地更接近幸福。
“十三五”末,企業總資產將由139億元躍升至317億元,煤炭產量穩步提升,產值突破百億元大關,累計實現利潤186.5億元,上繳稅費125.4億元,黃陵礦業用成績為“十三五”圓滿收官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。(李金玲)